关于大会


在全球制造业版图持续重构的当下,传统制造业正站在变革的十字路口。市场竞争的白热化,消费者需求的快速迭代,犹如两座大山,致使企业持续承压。如何突破发展瓶颈,已成为行业上下亟待解决的关键命题。眼下,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与 AI 正加速融合,其中AI以其强大的数据分析、精准预测以及智能决策能力,悄然渗透进产品设计的构思阶段、生产制造的精细流程、质量检测的严格把控,乃至供应链管理的全局统筹之中为企业规划发展方向提供有力支撑,制造业的效率与质量有了跨越式的飞跃


为深入探讨制造业的挑战与机遇,共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之路IMC 2025第八届智造数字科技大会将于2025620,在北京盛大开幕,本次大会聚焦AI赋能 智造未来”主题,届时300+智能制造行业数字化转型技术大咖、领军者及实践者将齐聚大会,分享前沿洞察,交流实践经验,共议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最佳路径,充分探索 AI 赋能下制造优势与发展,激发智造2025开创宏伟蓝图


会议亮点

  • 行业顶级大咖演讲一一
  • 热点话题交流共享一一
     
  • 只抛干货拒绝空洞一一
     
  • 解决方案全面展示一一
  • 晚宴社交开拓人脉一一
  • 众多媒体全网覆盖一一

同期活动

大会议程


往届精彩回顾



新闻资讯

    更多>>
    2025-05-12
    “AI赋能 智造未来 ”IMC 2025第八届智造数字科技大会重磅启幕!

    在全球制造业版图持续重构的当下,传统制造业正站在变革的十字路口。市场竞争的白热化,消费者需求的快速迭代,犹如两座大山,致使企业持续承压。如何突破发展瓶颈,已成为行业上下亟待解决的关键命题。眼下,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与 AI 正加速融合,其中AI以其强大的数据分析、精准预测以及智能决策能力,悄然渗透进产品设计的构思阶段、生产制造的精细流程、质量检测的严格把控,乃至供应链管理的全局统筹之中,为企业规划发展方向提供有力支撑,制造业的效率与质量有了跨越式的飞跃。

     

    为深入探讨制造业的挑战与机遇,共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之路,IMC 2025第八届智造数字科技大会将于2025年6月20日,在北京盛大开幕,本次大会聚焦“ AI赋能 智造未来”主题,届时250+智能制造行业数字化转型技术大咖、领军者及实践者将齐聚大会,分享前沿洞察,交流实践经验,共议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最佳路径,充分探索 AI 赋能下的制造优势与发展,激发智造2025开创宏伟新蓝图!

    扫码上方二维码参与报名

    大会亮点


    01

    数字技术研讨

    热点议题 齐聚会议

    大咖纵深解读,剖析创新应用

    02

    行业专家圆桌

    行业权威 会谈坐镇

    最新难点议题 逐一精准突破

    03

    硬核案例分享

    优秀案例 最佳实践

    凝聚头部经验 引领增长路径

      

    04

    高新科技展区

    科技成果 多维荟聚

    高新技术与行业融合成果展示

    05

    技术与市场干货

    先进技术 市场前瞻

    剖析市场需求 布局战略方向

    06

    前沿一站式社交

    破冰对接 供需直达

    行业洽谈互通 触达交流合作


    大会议程


     


    上届回顾


     

    IMC 2024第七届智造数字科技大会

    大会主题:乘数·而上

    大会时间:2024年8月8-9日

    大会地点:中国·北京

    本届大会汇聚了来自全国300+制造行业知名企业高管、CIO、 IT负责人以及行业优秀信息化服务商,4大论坛+26场行业大咖演讲汇聚前沿+1场圆桌对话,议程紧凑、气氛热烈,在场嘉宾收获颇丰。


    历届分享嘉宾(部分)


     


    届时间轴


     

    拟邀嘉宾(部分)


     

     

     

     

     

    2024-05-27
    【向“智”而行】IMC2024第八届制造业数字科技大会首轮参会企业大揭晓!

    为呼应数字经济发展的需要,持续深化科技创新。2024年7月19日,IMC2024第八届制造业数字科技大会将在上海盛大开幕,本次大会以《向“智”而行》为主题,250+智能制造行业数字化转型技术大咖、领军者及实践者共聚一堂,共同助力企业增强技术“硬核力”,为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奔赴工业高质量发展“新蓝海”。


    目前大会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当中,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本次大会特邀参会企业……(排名不分先后)

    1、浙江巨人集团


    浙江巨人集团有限公司,是由浙江巨人电梯有限公司更名而来,前身是浙江省湖州电梯总厂。公司位于江南水乡古镇——南浔,企业创建于1951年,曾从事农机、铸造、阀门和车床等产业,1978年开始生产电梯,是中国较早从事电梯制造的企业,也是湖州市电梯产业的先行者。

    历经70多年创业、发展,巨人集团已从单一产业成长为一家投资和投资管理、工业与服务业并举的多元化集团企业,涉足电梯、地面材料、机电等产业和投资、物业、酒店等领域,主要成员有巨龙电梯、巨美家科技、阿姆斯壮地材、巨人机电和巨人君澜酒店等。

    公司坚持实业为本,拓展多元化经营,秉持“诚信、奋斗、创新、利他”核心价值观,践行“追求员工物心幸福、专注客户满意体验、致力公司价值提升、践行企业社会责任”公司使命,努力实现“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行业标杆、成就基业长青的幸福企业”公司愿景。

    2、京东方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BOE)创立于1993年4月,是一家领先的物联网创新企业,为信息交互和人类健康提供智慧端口产品和专业服务,形成了以半导体显示为核心,物联网创新、传感器及解决方案、MLED、智慧医工融合发展的“1+4+N+生态链”业务架构。

    当前数字经济时代,新一代信息技术迅速扩张外溢,孕育出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生产要素并不断与以半导体显示为代表的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日益加速从产业端向应用场景递进共生。BOE(京东方)将其近30年产业积累,内化聚合为“屏之物联”发展战略,其核心要义就是要让屏幕集成更多功能、衍生更多形态、植入更多场景,从技术、智造、生态三个方向全面赋能中国数字经济发展。

    3、冠盛股份


    冠盛股份始于1985年,近40年专注汽车传动系统零部件领域,主要产品包括等速万向节、传动轴总成、轮毂单元、橡胶件、转向和悬挂件,已实现对全球主流车型实现基本覆盖。

    作为中国少数支持一站式采购需求的汽车传动系统零部件生产厂商,冠盛股份市场覆盖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国内外汽车售后市场提供优质适配的传动系统零部件产品和相关服务,并已具备传动轴总成整体解决方案的综合服务能力以及整车配套能力。

    2005年、2007年在美国和德国设立子公司,开拓北美和欧洲汽车市场,并铺设多个海外仓,进行本土分销。截至目前,公司在全球六大洲主要国家都建立了自有GSP品牌代理经销体系。

    公司恪守“稳定中求发展,发展中求稳健”的企业理念,恪守“诚信,责任,合作,创新”的价值观,致力于“成为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的伟大公司,打造受人尊敬的百年企业”。

    4、上海三思电子


    上海三思电子工程有限公司创立于1993年,从早期的十余人发展成为现有员工2500多名、研发生产基地总面积超过360000㎡的大型LED科技型企业,始终在LED显示、LED照明和系统集成解决方案领域立足行业前沿。

    上海三思创建的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拥有科研团队成员500余人,覆盖人工智能、系统集成、材料、微电子、自动化与工艺等多学科领域,是“十一五”和“十二五”863计划、“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重大课题组长和承担单位,获得国内外专利880余项,参与国家和行业标准制订70余项。

    三思LED科技产品已成功应用到美国纽约时代广场、港珠澳大桥、京雄智慧高速、上海进博会、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上海世博会、杭州亚运会、北京左安门西街等众多国内外大型标志性工程上,充分体现三思的技术创新水平和企业综合实力。

    未来,三思将秉承“诚信、创新、求真、适度”的价值观,始终致力于LED产品的创新和应用,为中国制造走向世界做出自己更大的努力。

    5、金霸王(中国)


    金霸王于1940年创始于美国,是世界知名卓越的消费品品牌。1965年,金霸王品牌推出市场,其电池直接供应到爱克发、柯达及宝丽莱,备受顾客信赖。金霸王每年生产AA和AAA 电池超过10亿粒,以其「卓越品质,持久电力」的出众品质,销往中国大陆、香港、台湾以及出口亚洲、南美洲、中东等国家。

    金霸王是一家电池消费品生产公司,是高性能碱性电池、专业电池和可充电电池的制造商。这个品牌自1965年推出,以其高质量、可靠性和创新性而闻名。

    金霸王创新历史悠久,通过不断创新发展电池,使金霸王电池拥有持久能量。金霸王在研发方面的大量投入,确保金霸王是各种设备值得信赖的电池。

    金霸王采用高质量的原料、严格的测试和性能检验。金霸王电池在出厂前都要进行质量检查,确保电池的性能。

    金霸王电池拥有优越、持久的性能,能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产品体验,为全球众多设备制造商提供电池。

    2024-05-10
    7月19日,IMC2024第八届制造业数字科技大会与您相约上海!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智能制造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已成为推动产业体系优化升级的关键力量。要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推进中国制造实现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发展,制造企业必须以创新为引领,才能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中找准发力点,在激荡的市场中精进致远。

    为呼应数字经济发展的需要,持续深化科技创新。2024年7月19日IMC2024第八届制造业数字科技大会将在上海盛大开幕,本次大会以《向“智”而行》为主题,250+智能制造行业数字化转型技术大咖、领军者及实践者共聚一堂,共同助力企业增强技术“硬核力”,为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奔赴工业高质量发展“新蓝海”。

    大会聚焦


    本次大会集新技术研讨、新战略宣讲、新产品展示、新趋势发布、上下游交流、价值链提升、产业链延伸于一体,助您找寻新一轮增长点。

    大会亮点

    融合:技术赋能,工业数字技术创新融合

    向新:时下话题深度热议,行业趋势尽在掌握

    破局:破局产业界的痛点问题,直面行业挑战、乘风破局

    精彩议题

    7月19日上午

    主论坛:向新发力,向智而行

    顶层设计:

    企业数字化远景发展战略与顶层设计

    信息化建设与业务发展规划

    新IT战略与新IT基础架构建设

    新质生产力:

    中国制造业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

    智能制造与新质生产力

    人工智能与新质生产力

    绿色发展:

    双碳背景下制造业的机遇与使命

    数字技术如何助力可持续制造

    智能工厂规划、建设与MES实施策略

    数字技术:

    工业大模型部署与应用

    头部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成功策略与案例分享

    多模态AIGC前沿探索

    7月19日下午

    专题论坛:数字化转型实践与探索

    智能工厂:

    数字化技术构建卓越智能制造工厂

    PLM/MES/MOM应用及智能工厂建设

    数字孪生助力全场景数字化应用

    制造业中的工业物联网技术应用

    智慧研发:

    制造业中的研发创新分享

    数字化时代研发效能的挑战和提升方法

    智慧供应链:

    制造业中的供应链优化与研发创新分享

    智能供应链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应用

    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实践、应用

    数据安全:

    云安全与数据保护

    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实践

    AI协同引领下的制造业数据建设和平台化治理

    制造业如何提升全域数据治理能力赋能业务增长

    往届回顾

    大会主题:数字变革 智造未来

    大会时间:2023年7月6-7日

    大会地点:杭州龙湖皇冠假日酒店


    大会盛况:智慧交锋、知识碰撞。本次大会聚焦“数字变革 智造未来”,汇集350+智能制造行业知名企业高管、CIO、IT负责人以及行业知名信息化服务商,现场共享思维盛宴,见证数字赋能制造智能的魅力!顶级大咖,坐而论道,4大论坛+28场行业大咖演讲+1场CIO硬核座谈会……大会干货满满、科技多多、高潮迭起,亮点纷呈。

    往届一览


    更多>>
    2019-10-25
    1024:请对你周围的IT人好一点

    今天的朋友圈被#1024程序员节#刷屏了!

    作为咱CIO信息化圈儿人的节日,

    祝关注我们的各家IT大佬们节日快乐啊!

    1年工作365天辛苦了,

    今天给你们放半天假(24:00-06:00)~

     

    程序员加班在这个社会里,似乎已经是常态了。

    有的人为了理想,有的人为了生活。

    说说#你为什么选择加班#?

    (因为我没有选择。哭)

     

    请对你周围的IT人好一点,

    因为他们的头发总吵着要离开……

      

    但好在,程序员的薪资和辛苦是对等的。

    除了“头秃”,“多金”也是程序员的重要标签。

    据说,10%程序员的年收入高于50万,

    有近5成的程序员年薪在20万以上!

    (又想骗我学IT)

    程序员的生存状况究竟是怎样呢?

    权威数据报告带你了解程序员这个物种。

     

     

    58同城招聘研究院今天发布的《程序员行业大数据报告》显示,程序员岗位多为男性,占比高达87.29%,2019年1月到9月全国程序员企业需求同比增长8.49%,北京以12184元/月的企业平均支付薪资,排名第一,北京企业对程序员的招聘需求量最高。深圳成为程序员求职者关注的第一大城市。

     

    绝大多数程序员为男性,从事程序员工作要“趁早”

     

    报告表明,87.29%的程序员为男性,仅有12.71%的程序员为女性。由于程序员专业属于理工科,报考的男性更多,同时,程序员工作需要经常加班加点,出差做项目。在学历方面,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占比20.78%,大专学历占比43.02%,这表明,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在线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普通学历者也可进入这一行业。

     

    报告还显示,大部分程序员年龄集中在21-25岁,占比46.88%,26-40岁占比为35.17%。从上图显示,25岁以下(包括25岁)的从业人员占比达62.84%。这充分说明,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发展,相关职位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关注。年轻人有更多精力和热情掌握新技术,有意向从事程序员工作的求职者要“趁早”。在工作年限方面,工作1-3年从业者占比最高,达到29.37%,这意味着,“坚守”程序员岗位的从业者人数随年龄增加而下降,这对于初入行业者是较好的职场机会。

     
    全国程序员企业需求同比增8.49%,北京企业支付薪酬最高

     

    报告统计,今年1-9月,全国程序员企业需求同比增长8.49%。其中,北京企业的程序员招聘需求量最高,其次是深圳、广州、成都、上海、郑州、长沙、杭州、重庆、武汉等城市。由于北京拥有中关村、后厂村等互联网公司聚集地,汇聚了大量顶尖互联网企业,对程序员的需求也是首屈一指。

     

    在求职方面,深圳成为程序员求职者关注的第一大城市,其次是北京、广州、成都、上海、杭州、长沙、郑州、武汉、重庆。由于深圳知名互联网企业云集,居住气候舒适、生活环境开放,因此成为求职者梦寐以求的工作地。值得一提的是,在程序员企业需求和求职者关注城市榜上,成都都占有一席之地,这是因为近年来,成都政府为了吸引互联网等行业人才流入,启动“蓉漂计划”等人才政策、产业政策,为创业者提供巨额创业资助、就业创业培训等,吸引了大量互联网企业投资发展和人才来蓉就业。

     

    关于程序员收入情况,报告显示,北京以12184元/月的企业平均支付薪资,排名第一。其次是上海、深圳和福州,企业平均支付薪资分别为10790元/月、10251元/月、10159元/月。可见,企业支付薪酬与企业对程序员的需求基本保持一致,上海、深圳等平均收入较高的城市,程序员收入也相对更高。近年来,福州加强“数字福州”建设,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在福建省排名第一,福州还于今年举办了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引起业界的广泛关注,在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下,福州程序员职位收入排名全国第四,这一利好值得求职者关注。


    {  IT人看过来 }

    论坛、评选、社交,年底哪个活动值得推荐?

    IMC 2019中国智造CIO峰会

    2019 China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CIO Summit


    作为国内极具影响力的制造业科技盛会,由勤哲文化发起的中国CIO创新峰会系列之——IMC 2019中国智造CIO年会将于12月1日-3日在苏州太湖万豪酒店盛大开幕!


    大会以“趋势预测——洞见未来智造”为主题,聚焦智能制造、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5G、区块链、信息安全、系统运维、智能设备等热点话题,邀请700+来自机械制造、电子半导体、汽车制造、电工电器、能源化工、轨道交通等各领域制造企业的高层领导、技术专家、信息化负责人,共叙企业数字化发展之道,共议行业变革趋势,共谋未来智造的新机遇!


    还有2019“应龙杯”智造信息化年度评选等你参加哦!

    2019-10-11
    什么是决策科学?用数据驱动决策

    导语:决策科学是企业数据科学中最有趣的领域之一,但它需要成为组织所构建的数据科学生态系统的一部分。

     

    数字化转型的共同目标之一通常被描述为“成为一家数据驱动型公司”。无论是商业智能、预测分析还是机器学习,使用客观数据而不是直觉来驱动决策都是企业越来越多谈论的话题。

    这里面有很多挑战。并不是所有的大型组织都足够灵活地充分利用数据驱动的决策,或者足够熟练地大规模收集可靠数据并提出正确的问题。在年度NewVantage Partners大数据研究中,大多数高管都希望通过数据做出更好的决策,但只有三分之一的高管认为他们的公司拥有数据驱动的文化。

    数据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你的数据可能不会告诉你一个成功的产品可能会更好,因为数据只会表明它已经成功了。

     

    做出数据驱动的决策就是提出正确的问题,并拥有正确的数据来获得答案。以下你将看到关于所谓的“决策科学”(或“决策智能”)。

     

    什么是决策科学?

    Google决策智能负责人Cassie Kozyrkov将决策智能描述为:将以前孤立的学科中的工具和观点结合起来,并将其应用于选项之间进行选择的各个方面,以减少基于事实,做出更高质量决策所需的工作。她写道:“它将应用数据科学、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的精华整合到一个统一的领域,来帮助人们使用数据改善生活、业务以及周围的世界。”

    这与行为经济学(behavior economics)和计算机科学computer science)与经济学(economics)的交叉领域EconCS有相似之处,前者是预测市场行为并使用激励机制来改变市场,后者是Microsoft用来设计Bing广告拍卖、Azure云定价和Xbox游戏营销的。

    但是决策科学并没有那么广泛的关注点;它是通过预测决策的结果,用数据和算法来解决特定的业务问题。

     

    决策科学与数据科学

    预测决策结果的这一方面是决策科学和数据科学之间的一个关键区别。

    Microsoft高级首席研究员Greg Lewis解释说:“决策科学是将理论和数据结合起来,预测个人或组织做出改变环境的决策后会发生什么。”它是帮助决策者找到正确选择的水晶球。

    Lewis说,另一方面,数据科学是预测如果你不采取任何措施来改变系统,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例如,数据科学可能被用来计算出,以目前的速度,一家商店的存货即将耗尽;但是决策科学将有助于决定是购买更多的存货并保持价格不变,还是提高价格以使目前的存货充足。”

    尽管如此,LinkedIn数据科学总监Chi-Yi Kuan指出,决策科学仍然是数据科学的一部分,直到最近他还是公司的决策科学解决方案团队的负责人。 他将其概括为“定量分析和用于指导和推动决策的技术”。

    在数据科学领域,我们做了很多工作来理解发生了什么,历史是什么——这就是描述性分析。然后,诊断分析进行深入研究,以了解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当我们变得更先进时,我们就可以做预测分析:未来会发生什么?在流行术语中,我们称之为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都是关于预测和预测的:规定性分析是关于什么是最好的选择。

    数据科学是要从原始数据转变为有意义的数据洞察;决策科学应用于为决策者提供的建议。“数据科学的工作是在生态系统中做出更好的决策,帮助公司成长。在决策科学中,重点只放在决策上,”他说。

     

    每个人的数据驱动决策

    决策科学的原则应该为管理人员所熟悉,因为它们已经被用于运营领域。但是从领域专家那里获得业务见解,这些专家根据他们的经验(和有限的数据量)提供建议,速度太慢,成本太高,无法用于每一个决策。Kuan表示,决策科学使利用实时数据的能力民主化。“我们想让它具有可扩展性。我们希望公司的每个人都能做出数据驱动的决策:这不仅仅是针对高管,而且是一个巨大的改变。

    这意味着不仅仅是拥有一个数据科学团队。这意味着赋予人们使用数据进行决策的权力。 Kuan说:“很多公司都有称之为数据科学团队的队伍,但没有赋予他们权力,也不信任他们提出建议。”

    他认为,除非你将数据转化为决策,否则数据是无用的。这意味着要授权给那些拥有需要评估的数据和需要解决的业务问题的人们使用数据来帮助他们做出决策。

     

    决策科学实例

    Kuan提供了一长串适用于决策科学的示例:产品的A/B测试、营销活动绩效评估、销售客户生命周期智能,以及改善客户体验的客户服务机会。

    结果可能不是一个单一的选择,而是一系列的选择:“在数字世界中,我们可以做大量的A/B测试,并对结果做出决定,”他说。LinkedIn的几乎每一个产品决策都会作为一个实验交付给一小部分用户,产品团队可以看到这些变化如何影响KPI和其他指标。

    LinkedIn广泛应用决策科学,从寻找合适的电子邮件细分成员到客户支持,再到使用文本分析来了解成员反馈,再到新闻提要,它选择确保日常成员获得更多的曝光率,因为评论和喜欢对于他们与平台的接触,比他们对像Bill Gates 和 Richard Branson这样的名人更重要。

    员工会进行大量临时分析(ad-hoc analyse),看看是什么推动特定业务指标发生变化;这些都可以通过分析门户网站获得,这样数据科学团队就可以花更多的时间进行由问题和假设驱动的分析,这有助于业务团队做出决策。


    决策科学是一段旅程

    Kuan指出,做出决定后,数据科学还没有完成。他说:“做出决策后,数据科学之旅将继续衡量我们所从事的工作所产生的影响,以及我们从所做出的决策中学到的东西,并通过实验不断加以改进。

    这是与决策科学的另一大区别:“按照过去的方式,当你做决定时,它基本上已经完成了;你没有任何机会(在未来)改进,”Kuan说。“跟踪这些数据驱动型决策的影响,使公司有机会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并成长。”

    但决策科学不仅适用于像LinkedIn这样的数字公司。Lewis解释说,决策科学带给你的是一个更好的决策过程。

    他说:“实践中决策科学的一个最好的例子是A/B实验的兴起,在这种实验中,组织系统地尝试两种不同的方法,看看哪种方法对客户的效果更好。”“这里的很多附加价值是,运行A/B实验会迫使团队澄清什么是成功,什么可能是他们现在所做工作的一个好的替代方案,并建立一个持续更新策略的流程。”

    这样一来,您就不会陷入困境,即使您无法交付两种版本的产品,您仍然可以做到。Lewis说:“那时,基于现有客户数据的经济学,博弈论和因果机器学习将向前发展,以提供其他方式来预测如果选择了新的方向可能发生的事情。”

     

    进入决策科学

    决策科学不是你要做的,数据科学才是;它是你如何使用数据科学来指导组织决策的方式,它需要数据科学家和理解决策的人。

    OnePath CTO(首席技术官)Patrick Kinsella说:“决策科学是数据科学成果的应用,并与利益相关者行为和问题的业务环境相结合。”实施决策科学需要的不仅仅是采用数据科学工具,这些工具可以从数据中创建模型、得出结论和预测结果。“组织必须确定能够评估决策行为影响的个人团队。这些人通常在通过组织转型、并购整合或重新定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变革管理方面经验丰富。”

     

    Kuan强调招聘不仅仅是为了数据科学方面的专业知识。LinkedIn的数据科学家需要统计专业知识,这样他们就可以设计实验,知道如何衡量他们是否成功。他们需要知道足够多的机器学习,以便将业务问题形式化为机器学习问题,而不将相关性误认为因果关系。他们需要充分了解数据的业务背景,以便能够对其进行解释、清理并将其转换为可用的内容。他们需要能够展示他们的发现并解释它们是如何被创建的。

    “我们的目标是从分析中获得洞察力,并有效地影响关键决策,从而推动业务影响,”Kuan解释道。

    Lewis推荐了一个由经济学家、统计学家和数据科学家组成的团队。“经济学家找出需要衡量的东西,以便更好地了解下一步会发生什么;统计学家弄清楚如何衡量的方法;数据科学家建立基础设施和工具,以便进行大规模、定期和可靠的衡量。”

    SADA的CTO Miles Ward说,也不要忘记基础知识。“如果你的数据来源和质量都没得到验证,不可访问,也不容易查询,那么做出决策将是偶然的。所以,如果你还没到,就从这开始。”

     

    来源:CIO信息化圈公众号

    2019-10-10
    油气工业为新中国加“油”添“气”


    中国海油渤海油田渤中28-2SCEP生产平台,不断刷新产量纪录,创造辉煌,是海上大庆的主力军,助力中国海油持续绿色高效发展,源源不断地为国家提供能源。杜鹏辉/摄

     

      能源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战略竞争力的重要产业,是现代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石油与天然气是优质化石能源、基础化工原料、重要战略资源和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在我国能源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维护社会长治久安、保障国家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

    经过70年发展,我国原油产量从1949年的12.0万吨增至2018年的1.89亿吨,增长1574.9倍,年均增长11.3%;天然气产量从1949年的仅0.1亿立方米增至2018年的1602.7亿立方米,增长22894.7倍,年均增长15.7%,油气产量增速大大高于同期我国能源生产年均7.6%的增长。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我国已建立从油气勘探开发、管道储运、炼油化工到产品销售与贸易一体化的油气产业链,并具有规模化、国际竞争力的油田服务、石油石化工程建设和装备制造业的现代化石油工业体系,是目前世界上具有完整石油产业链的两个国家之一。

     

    建立起完整的现代化石油工业体系

      1949年,我国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仅有0.29亿吨;截至2018年底,全国累计石油探明地质储量为398.77亿吨,增长1374倍。1959年,累计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只有310.93亿立方米;截至2018年底,全国累计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为14.92万亿立方米,是1959年的480倍。页岩气作为独立矿种通过招标向社会开放,2015年7月,在新疆地区首次开展常规油气矿权的招标试点工作。中央2017年发布的《关于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若干意见》进一步提出,要完善并有序放开油气勘查开采体制,提升资源接续保障能力。2018年国内原油总产量1.89亿吨,其中中国石油占比53.46%,中国石化占比18.37%,中国海油占比22.20%,延长石油等企业占比6%。

      中游环节发展是伴随着大庆、胜利等大油田的发现和大型炼化企业的布局,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以“八三”管道工程为代表的原油长输管道得到快速发展。目前我国西北、东北、西南、海上四大原油进口战略通道已全面建成,基本形成资源多元、调度灵活、安全可靠的石油供应网络格局,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动脉。截至2018年底,全国长输原油管道2.38万公里,成品油管道2.60万公里,中国石油分别拥有69%和42%,中国石化分别拥有27%和57%。目前,我国已建成舟山、舟山扩建、镇海、大连、黄岛、独山子、兰州、天津及黄岛国家石油储备洞库共9个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形成了相当于我国35天左右净进口量的储备规模。根据油气体制改革“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意见,把具有自然垄断属性的管输业务和部分储存设施从三大石油公司剥离出来,组建独立的国家油气管网公司,即形成“N+1+N”,为“两头”进一步放开、形成竞争创造条件。

      我国炼化行业自新中国成立70年来,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快速发展。1949年,全国只有几座小炼油厂,原油加工能力合计17万吨/年,当年加工原油11.6万吨,只能提供12个油品品种,绝大部分产品依靠进口。随着大庆油田和其他油田相继发现和投产,为炼油加工的发展提供了资源条件,1978年原油加工能力达9291万吨/年。截至2018年底,我国已建成炼化企业216家,千万吨级及以上炼厂26家,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拥有的炼厂平均规模分别为743万吨/年和746万吨/年,与世界炼厂平均规模759万吨/年相差无几,原油一次加工能力8.13亿吨/年(也有统计为8.3亿吨/年),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炼油国。

      炼化产业格局从1998年两大石油集团重组时的二分天下到近年地方炼油企业异军突起形成三分天下甚至四分天下的新格局。同时,我国化工业务早已放开,市场主体非常多元。截至2018年底,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乙烯生产国和最大消费国、世界第一大丙烯生产国和消费国。

      经过70年发展,我国炼化产业完成了规模化发展,目前“一体化、基地化、集群化”产业格局正在形成中。面对全球能源转型和石油行业格局调整,深入推进炼化产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

      成品油销售业务是随着交通运输业务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汽车的普及、航空运输业务的高速成长、高速公路的大规模建设和河海运输业务的繁荣得以推动的,2018年我国成品油消费量达3.25亿吨,与新中国刚成立时的不到10万吨的消费量相比,可谓天壤之别。截至2018年底,全国共有加油站10万座左右,其中中国石化拥有3.07万座,占比32.12%;中国石油拥有2.14万座,占比21.08%;民营企业拥有4.5万座,占比45.91%;其他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分别拥有1700座和3000座,占比分别为1.73%和3.06%。随着2018年国家对外资大力开放炼化领域和终端零售领域政策的落地,以及此次批发仓储经营资格审批权的取消、零售经营资格的下放和乡镇以下具备条件的地区建设加油站等可使用存量集体建设用地政策的落实,并伴随着国内新增炼油能力的集中释放,成品油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长期占主导的市场格局面临重新洗牌。

      进出口贸易环节中,新中国刚成立时,我国石油需要进口,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1950年成立时称为“中国进口公司”)负责进口原油和成品油。新中国成立第一个十年,我国原油和石油产品都是净进口;自1959年大庆油田发现到1995年的36年间,我国一直保持原油净出口国地位;但在1996年,我国原油进口量首次超过原油出口量而成为净进口国,其实早在1993年我国就已经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了。目前,我国原油和成品油进口国营贸易实行自动许可管理,主要是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中国中化和珠海振戎5家国有企业,非国营贸易实行配额管理。自2015年以来,我国陆续放开进口原油使用权和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资质(简称“两权”)。2018年国内获得原油进口权与使用权的地方炼厂的原油进口份额已达1/4左右,且具有“两权”的企业和获得进口配额的数量不断增多,商务部2019年首批原油进口配额中向58家企业发放了总计8984万吨的原油配额。

    经过70年发展,我国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石油工业体制,一是多元主体参与的市场体系基本形成;二是生产要素和油气产品基本实现市场配置;三是以人民币计价的国际化原油期货成功上市并运行良好,我国在国际石油市场定价的影响力显著增强;四是三大石油公司全球化竞争力显著提升,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五是政府运用市场化手段管理石油行业的能力显著提升。

     

    我国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我国天然气产业在新中国成立70年来快速发展,特别是进入本世纪以来,随着西气东输等超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的相继竣工和国际能源合作项目逐一落地,天然气供应能力实现了跨越式增长,已形成国产常规和非常规气、进口管道气和进口LNG等多气源、多品种、多渠道的互济供应和“西气东输、北气南下、海气登陆、就近供应”的管道网络化供应格局,管网覆盖主要产气区及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等区域,地下储气库和LNG等天然气储存设施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并开始发挥调峰作用。

      从国内生产来看,1949年,全国天然气工业产量只有1117万立方米,而且产量、销量绝大部分局限在四川盆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勘探开发力度不断加大和勘探理论与技术的不断进步,全国相继发现并建成塔里木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莺歌海盆地、东海地区、松辽盆地、渤海湾盆地、准噶尔盆地9大天然气生产基地。2018年国产气量1603亿立方米,增速8.3%,其中页岩气发展进入提速期,产量达109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1%,川渝、鄂尔多斯、塔里木和海域四大气区贡献国产气量的85%左右。

      从进口来看,随着我国深圳大鹏首个LNG项目建成和中亚天然气、中缅天然气管道相继投产,我国开始大规模利用境外资源,多元进口来源、多样进口方式、多种进口主体的格局正在形成。2018年,进口天然气9039万吨,同比增长31.9%,对外依存度上升到45%,其中管道气进口占40.5%,进口LNG占59.5%,2018年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天然气进口国。

      从储运设施来看,目前我国初步形成了以西气东输系统、陕京系统、川气东送、中贵线、中缅线等天然气管道主干线为骨架,其他联络线、省管网为补充的横跨东西、纵贯南北、连通境外的供气网络。截至2018年底,我国已建成天然气干线管道7.6万公里,一次输气能力3200亿立方米。LNG接收站已投产22座,接收能力达7000万吨/年,建设和运营主体多元化趋势明显。我国储气库建设相对滞后,调峰能力严重不足,形成夏季限产、冬季限供的尖锐矛盾,也直接影响冬季供暖高峰季节的安全稳定供应能力。得益于近些年投资力度加大,我国已初步形成京津冀、西北、西南、东北、长三角、中西部、中南、珠三角八大储气基地,约占全国天然气消费总量的3.5%左右。纵向看,我国储气设施建设速度很快,但横向来比,远低于国际经验12%的要求和发达国家15%以上的水平。

      从价格体系来看,2011年以来,我国建立了与替代能源价格挂钩的天然气“市场净回值”定价机制,已基本理顺了包括居民用气在内的门站价格,天然气相比燃料油和LPG具有较强的价格竞争力。2017年,在按照“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方针积极推进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国家发改委重新核定并下调了跨省长输管道的运输价格,推进省级输气管网和城镇燃气管公司降低输配气价格,终端用户的天然气价格总水平有所下降。但目前我国天然气供应环节仍然过多,且各环节利润分配不符合“风险-收益”对等的一般商业原则,这样的政策情景不利于天然气产业可持续发展。同时,前几年为应对“气荒”在高油价下签订的LNG长贸协议价格高于当前的LNG现货价格,因不能合理顺价到用气终端而导致价格倒挂,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合理利用国际天然气资源。因此,要继续深化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改革,加快推进上海、重庆等地天然气交易中心建设和发展,并建立和实行反映天然气供需的差别价格制度,提升天然气的市场竞争力。

    2018年天然气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达7.8%,仍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因此,我国有必要大规模、高强度地推广天然气利用,特别是在天然气发电、工业燃料、城镇居民生活和取暖及交通运输等煤和燃料油需求量高、减排压力大的领域。

     

    “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实施

    增强我国参与全球油气资源配置能力

      我国参与国际能源合作的进程与国内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油气资源禀赋密不可分。理论认识的突破、特殊时期高效的会战组织模式和石油精神的激励,一个个陆上大油气田的相继发现,推动我国石油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跻身世界石油生产大国行列。虽然我国海域辽阔,海底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但海洋石油工业对技术装备的要求更高,资金更加密集,投资风险更大,陆上大会战的成功经验很难移植到海上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在改革开放前既缺资金又缺技术的背景下,唯有借鉴国际上比较成熟的国际石油合作模式。从此我国海洋石油工业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通过自营与合作并举,实现我国海洋石油工业的高速高效发展,从1982年组建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时的9万吨原油产量快速攀升到1997年的1628万吨;天然气产量从无到有,达40亿立方米,油气当量接近2000万吨。截至2018年底,我国海上油气产量当量已超过6000万吨/年。

      石油化工领域“引进来”的成功案例也不少,特别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为了满足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对以乙烯为“龙头”的石化产品的需求,我国石油公司采取与国外一流大公司或资源国大公司对半合资的方式,以规模达“世界级”、乙烯及其下游加工与炼油生产一体化、工艺及装备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为目标,先后与德国巴斯夫公司合资在南京建设了以60万吨/年乙烯装置为主体的扬巴石化项目,与英国石油公司(BP)合资在上海建设了以90万吨/年乙烯装置为主体的赛科石化项目,与美国埃克森美孚、沙特阿美公司合资建设了福建1200万吨炼油/年和80万吨乙烯/年炼化一体化项目,与沙特基础工业公司合资建设了天津100万吨/年乙烯等项目。开创了我国“基地化、大型化、一体化、园区化”发展石化工业的新模式,并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技术研发机制,推动了我国石化产品关键技术和装备的自主研发,具备了“以我为主”的发展能力,我国乙烯工业、芳烃工业的整体竞争力达到世界水平。

    1993年我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利用国外资源成为必然选择。1993年12月,中央正式提出“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发展我国石油工业的方针,为中国石油工业启动国际化经营战略指明了方向。自1993年“走出去”以来,我国石油公司国际化经营取得重大突破,海外油气业务实现跨越式增长,形成了以五大油气合作区、四大油气战略通道和三大运营中心为核心的完整油气产业链,中国企业全面参与国际油气资源的配置能力和资源保障能力不断增强。截至2018年底,我国有20多家企业参与海外油气上游领域投资,作为海外油气投资引领者的中国石油实现海外权益油气当量接近1亿吨,相当于国内油气产量的一半左右。

     

    能源转型推动我国油气工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展望未来,第四次工业革命和新一轮能源转型步伐明显加快,清洁低碳化、分布式利用和智能化发展是能源转型的方向。但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尚处在工业化过程中。未来10年,我国石油消费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即使达到消费峰值之后,在较长时期将继续保持平稳的石油消费。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我国天然气勘探仍处早期阶段,潜力巨大,在未来能源转型过程中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可逐步发展成为主力能源。

      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大与经济发展阶段、产业结构和发展模式密不可分。目前我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最大的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商品出口国、第二大商品进口国,能源消费总量与发展中国家出口导向型经济联系密切。一方面,我国仍处在工业化阶段,产业结构偏重,转型升级正在进行,与进入后工业化阶段的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能源强度明显高;另一方面,作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世界工厂,我国消费能源是为全世界提供产品。因此,要在加大国内油气增储上产和提高应急储备能力的同时,通过不断提升全球油气资源配置能力,实现开放环境下的油气安全。

      一是加大石油勘探开发力度,实现国内原油有效稳产。制定鼓励“深、非、低、稠”的财税政策,推进油气矿区有序流转,完善矿业投资管理体制等,加快国内油气资源勘探开发,遏制石油对外依存度过快上升的势头。二是加快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实现国内天然气产量较快增长,多元进口确保天然气市场稳定供应,多措并举推进储运调峰能力建设,政策引导推动天然气销售市场化。三是构建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和市场体系,完善油气进出口管理体制,深化下游竞争性环节改革,加快油气交易平台建设,发挥市场决定价格的作用,有效释放竞争性环节的市场活力。四是深入推进炼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五是充分发挥油气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引领示范作用,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着力优化业务布局和资产结构,持续提升投资效益、国际化经营水平和抗风险能力。六是加强市场监管能力建设。

      (作者系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

嘉宾阵容

赞助单位

合作媒体

现场活动

我要参会

说明:VIP嘉宾参会不收取任何费用,仅限于制造业企业CEO、VP、CIO、CTO、信息总监、技术总监等信息化相关负责人。

*公司名称
*姓  名
*手  机
*职  位
*办公电话
*邮  箱
我同意将我的详细联络信息提供给本次赞助商,以跟进我参加的活动,您的相关信息受赞助商的隐私政策管辖。

我要赞助

*参与形式(多选项)
*公司名称
*姓  名
*手  机
*职  位
*办公电话
*邮  箱

联系我们

  • 媒体合作

    葛女士

    Q Q:1154631443

    电话:19005600653

    传真:021-33275654 





  • 参会报名及市场合作

    姚女士

    手机:17317391285(微信同号)

    传真:021-33275654

    邮箱:tiffany@qzconference.com
  • 参展及会议赞助

    姚女士

    手机:17317391285(微信同号)

    传真:021-33275654

    邮箱:tiffany@qzconference.com



Copyright © 2018 勤哲文化传媒(上海)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沪ICP备2021014859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