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下商圈“升温” 阿里新零售让消费者回归出门购物

发布时间:2018-12-24 11:14阅读次数:

2018年天猫11的成交额定格在2135亿元,创下了新的记录。实际上,当天除了线上订单量不断激增外,线下零售业态也实现了规模化爆发。

  21世纪经济报道、21经济研究院近日发布的《花开的声音:2018中国新零售报告》显示,11月11日,各大城市新零售商圈、居然之家、盒马鲜生等频现凌晨排队的火爆场景。据统计,双11期间,全国59家银泰百货销售额大涨37%,而盒马鲜生11月11日上午11点36分,全国成交额已经超过去年全天。

  这意味着,经过10年的发展,消费者对“双11”的注意力已是线上线下并重。而这,与阿里巴巴新零售战略的进一步落地不无关系。

  智慧商圈是城市综合体在全渠道探索路径上,实现功能互补、资源整合、信息互联的更高阶生态产物。

  而从去年开始,阿里巴巴就在商圈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在今年6月份,天猫在各个商圈通过抢红包,捉猫猫,快闪店等一系列活动,让传统商圈人流量增长超过50%。

  10月24日,手机天猫宣布全面升级,基于用户地理位置自动聚合周边商圈、体验活动、门店好货和消费者权益,形成集线上购物、智慧商圈生活、用户场景体验为一体的新零售城市生活应用,作为阿里新零售城市生活入口首次对外。消费者只要打开天猫,就可以一次尽享商圈三公里的所有服务和优惠。

  今年11月10日开始,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南京、苏州、武汉、成都、重庆、西安、天津等12个城市的核心商圈便被“红包雨”覆盖;到了11日,红包雨则覆盖了全国100个商圈。

  其中,大润发、欧尚、银泰和居然之家等分别在双11当天的特定时间开启了“全民猜拳”互动游戏,用户每胜一场即可获得红包,包括1元喝星巴克、饿了么霸王餐、口碑五折美食等。

  这些覆盖吃喝玩乐购物的各种优惠和服务,也吸引了众多消费者走出家门,重归线下商场。据高德地图的数据显示,西安、武汉、天津、苏州、南京、杭州、重庆、深圳、广州等城市的新零售商圈,双11当天的拥堵延时指数较平时均有所增长。其中,西安万达民乐园店的拥堵情况比同是周日的11月25日增加了近一倍。

  不过,并非所有的商圈在双11当天都变得更加拥堵,比如上海中山公园龙之梦、成都新世纪环球中心以及北京三里屯太古里等,这三个商圈双11当天的拥堵延时指数较平日不升反降。

  但值得注意的是,据统计,这些商圈部分门店的销售额却创下了单店单日历史新高,而且双11当天,北京三里屯太古里的搜索人次数上升了22%。这意味着,虽然前往上述商圈的车辆减少,但人数却增加了,且其中大部分消费者出行时优先选择了公共交通。

  实际上,天猫双11组委会曾在双11前夕发布线下出行指引,指出11日当天部分城市的新零售商圈可能出现拥堵缓行情况,建议消费者优先选择公共交通出行。

  对此,银泰商业、支付宝、哈啰出行等先后推出了绿色低碳的“礼包”,如杭州银泰安排免费专线公交;凭支付宝乘坐公共交通的截图可参与抽奖;在5个城市的核心新零售商圈可免费骑哈啰单车等。也因此,在杭州、武汉、合肥等地的银泰百货附近,双11当天共享单车的停放量明显增多。

  双11已经十年,这个诞生于阿里的购物节已不仅仅只属于阿里,更是整个商业社会的狂欢。据统计,中国1978年一年的GDP不过是2400多亿元,这相当于2018年双11一天,就把1978年全中国的货物买光了。

  阿里巴巴CEO张勇认为,随着源源不断的商业力量和消费动力的大爆发,天猫双11终有一天会突破一万亿。“目前社会零售总额大致是36万亿,未来一定会变成63万亿。社会进步不仅是满足需求,更是创造需求,要用超越用户期望的供给去创造新的用户需求。”

  而通过新零售对线下渠道的赋能,让消费者重新回归线下零售,实际上就是在创造新的用户需求。

  随着阿里经济体内多元的商业场景和所形成的数据资产,与云计算相结合,目前已形成了独特的数字经济时代的“阿里巴巴商业操作系统”。畅想未来,随着智慧商圈的崛起,未来家庭、社区,办公场所,商业设施,乃至城市这些多样化的“终端”都会变得有智慧。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Copyright © 2018 勤哲文化传媒(上海)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沪ICP备2021014859号
回到顶部